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育科研>教海拾贝> 详细内容

唯有爱才能点燃“自我教育”的烟火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06-19 12:02:04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唯有爱才能点燃“自我教育”的烟火

——阅读《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》有感

南行实验小学 熊炎华

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?首先意味着他是个热爱孩子的人,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,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,善于跟他们交朋友,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,了解孩子的心灵,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。”

班主任的工作充满着忙碌与操劳,不仅需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,还要完全承担起班级管理教育工作。我作为一位小学中学段的班主任,管理的学生实质上就是一群小孩子,一群拥有着迥异性格却又随时会遇到形形色色状况的小孩子。我时常也会抱怨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惹是生非,从未按照我预想的轨迹在学校里安稳度过每一天。在一次次处理着他们重复犯下的错误时,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的班主任教育方式出现了偏差。

苏霍姆林斯基生于1918年,是前苏联卓越的教育家。他不仅有着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,同时还拥有极高的教育智慧。他以一颗赤诚的心,几十年如一日把班主任工作做成了艺术结晶。给世界留下了41部教育论著,600多篇论文,12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。

当我阅读这本《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》时,发现苏霍姆林斯基很擅长让学生通过“自我教育”增强孩子的自制力和自觉性,尤其是在教师和家长均不在场的情况下,让孩子也能遵循正确的法则去行事。所以苏霍姆林斯基的班主任工作显得不是那么忙碌和操劳,反而有点四两拨千斤的味道。

让学生把自己手中的“玫瑰”赠予别人,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。班集体中时常会充斥着各种不理智不正常的竞争关系,班主任应该发掘出每个孩子的闪光点,激发学生积极性。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,发现别人的长处。让他们在同一个集体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,使得恶性竞争变成促进班集体共同进步良性竞争。在此基础上,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生将自己的精神财富赠送给其他人。比如高年级学生给低年级学生讲故事,低年级学生给高年级学生赠送自己的手工制品。所有的孩子都在努力分享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精神财富,他们在集体中互相帮助共同成长,也就少了那些鸡毛蒜皮的争吵、无所事事的惹是生非。班级管理不再是一团糟,班主任每天也不用疲于奔命解决一个又一个矛盾。身为班主任需要付出的是对学生真心的爱,要深入小孩子内心世界,找到他们内心世界闪闪发光的宝石,让他们齐聚一堂熠熠生辉。

班级纪律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一块心病,上自习时总是忍不住偷偷讲话、做操不好好做东张西望、课后追逐打闹等问题每天层出不穷,班主任只能被动处理教育。甚至处置速度都跟不上他们犯错的速度。所以我们要学会教学生约束自己。约束自己不仅是为了纪律考量,更是学生成人的重要标准。如果一个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,没有体验过这样一种高尚而英勇的心理状态,就是有时候应当和有必要放弃给自己预示着许多满足的那种愿望,那么就很难把他造就成人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明智地和英勇地约束自己的愿望,这是一根有力的指挥棒,在它的指挥下,可以创造出人的美的和谐。教师应该把这根指挥棒运用起来,不仅仅使用苦口婆心的教导,更是使用大智慧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。小学班主任就像在广袤草地里培育一方树林的农夫,小学生就像一棵棵小树苗。有些小树苗尝试斜着长,一些小树苗尝试横着长。而只有约束好自己,笔直朝着天空的小树苗才会成长为参天大树。当班级中每个学生都会控制自己的意识和欲望,班级纪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
要想实现学生的“自我教育”,除了需要教师对小孩子的爱和教育管理的大智慧,还需要教师有关怀能力,要做到因材施教、奖罚分明、宽严并济。一个教师有爱心,有关怀能力也是师德的直接体现。

作为任课教师我热爱我的每一位学生,作为班主任我关爱我班级中每一位小孩子。我愿意和小孩子们共同成长,与他们同快乐,与他们同悲伤。并且谨记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话:“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。”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